啄木鸟不怕脑震荡
文:何腾江
图:苏庭萱
小时候,时常看到许多鸟儿从眼前飞过,我并不知道它们真正的学名,大多时候都是跟着乡亲们喊,往往会喊错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我一定不会喊错啄木鸟。因为能够给树治病的,在整个村庄的鸟群中,恐怕也只有啄木鸟了。
啄木鸟的种类不少,它们大多都是色彩斑斓的中小型鸟类。而我在少年时代,就有幸在村庄里见过大斑啄木鸟,并远远地目睹了它给树治病的一幕。
循着“咚咚咚”的声音,穿过杂树丛生的林地,我很快就找到了声音的源头。这是一棵高大而孤独的凤凰木,方圆几十千米都找不到它的同伴。
展开剩余71%乡亲们种的树苗,大多是细叶桉,两三年就可以砍掉,卖钱,谁也不愿种一棵百年老树。这棵凤凰木孤独地伫立在荒野上,多少年来,风里雨里,唯有这些野鸟跟它“说”上几句话。
这些野鸟,就是大斑啄木鸟。
当我像猴子一般蹑手蹑脚地潜到凤凰木的附近,大斑啄木鸟还在树上敲呀敲,扛着它尖锐而结实的嘴巴,“咚咚咚”地敲个不停。
少年时的我,目睹啄木鸟“咚”个不停,杞人忧天地想:“啄木鸟这样用嘴巴去敲打坚硬的树干,会不会得脑震荡?”啄木鸟笑笑说:“我的头上有防震装置。”
渐渐地,凤凰木的树干上被敲出一个小洞,木屑掉了一地。大斑啄木鸟似乎并不着急。想必它一定知道,那只虫子已如困兽般,走投无路了。
随着树皮不断地被剥落,大斑啄木鸟这才慢慢地将喙伸入小洞,用长长的舌头卷住虫子,然后将它从洞里拖了出来,扬起头就将虫子吞进肚子里。
事实上,大斑啄木鸟的舌头十分特别,像是一个特殊且高效的捕食装置。它的舌头可以伸出喙部,尖端又有如鱼叉一样的短钩,能够将躲在树木缝隙里的虫子钩出来。
吃完一条虫子,大斑啄木鸟并没有“收工”的意思,又一次将喙伸入小洞。这一回,它嘴里叼住了一条更肥、更大的虫子,很快又吞进了肚子。
这时候,我才看清,这只大斑啄木鸟的头顶呈黑色,而且具有蓝色的光泽,枕部点缀着一小片红色,很是别致。黑色的颊纹延伸到颈侧,并向上包围到耳羽后缘,但并没有与黑色的后颈相连。仔细一看,就像一个“X”形的条纹。同时,它黑色的双翅上还有白色的块斑,胸部为白色……整个身体其实是“三色系”:黑、白、红,简洁又精致,很是漂亮。
要知道,每一种野鸟都有自己的特色,总不愿意跟别的鸟同色。无论是哪些种颜色,搭配在野鸟身上,当野鸟飞翔于天空中时,都是“美”的代名词。
啄了一段时间之后,大斑啄木鸟终于停下来,然后在凤凰木的树干上“秀”起了它的平衡术。
“沿着垂直的树干走路,它不会倒掉下来吗?”无知的我,当时真替大斑啄木鸟捏了一把汗。
后来,我才慢慢了解到,大斑啄木鸟为了爬树,进化出了特殊的身体构造。它有两根脚趾向前长,有两根脚趾向后长,可以稳稳地“镶”在树干上。
与此同时,大斑啄木鸟的尾羽坚硬而有力,能够跟前后脚趾形成合力,支撑整个身体。这样,大斑啄木鸟就能“横”在树干上,“咚咚咚”个不停……
在灵界村,大斑啄木鸟在乡亲们的心目中,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。它并不是乡村的图腾,却是教育孩子们勤劳的典范。
“啄木鸟都知道敲个不停才有虫子吃,你呢?不干活儿,哪有饭吃?”
乡亲们的话语朴素又富有人生哲理。
摘自《自然里的文学课》
(新世纪出版社)
小欠 编辑
发布于:河北省华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